海爾正在改變。
  2004年,海爾全球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,成為中國第一個千億級規模的家電企業,全球排名第三位,到2012年,海爾到了第一位,但企業沒有停止變革。“從三角變成倒三角,即便是倒三角也是有層級的,但現在人單合一的小微則直接扁平化了,沒有層級了。”郝亞洲發現海爾又變了。
  海爾的宣傳也發生了變化,企業文化中心不再簡單地把領導層說的話往下傳播;海爾公號和用戶交流改為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。
  “互聯網時代的小米最核心的是企業媒體化,這值得學習。”郝亞洲分析說,小米把傳播看成了產品。傳統企業不太懂傳播,真正的傳播是指企業如何和用戶來溝通。
  “從理論上來講,海爾搞這麼大的變革,在全球商業史上從未見過。”郝亞洲引用波峰論說,企業到了山頂不想往下滑,就要找個合適處滑一段,往後退一退。海爾的這種超前變革不是誰都能做的,到海爾這個量級或者張瑞敏這個層級才能做。因為即使對中型企業來說,不變革也不會立即死,這段縫隙時間一般為5-10年,但時間點到了,企業就可能會死。
  張維迎的觀點也是這樣,中國要真正轉型,不死一批企業不可能轉型;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速不掉下來,也不可能轉型。
  其實,早在2007年海爾就打破組織結構,推動員工組成微創業體,強調運用互聯網與用戶交互。近兩年,海爾轉型提速,張瑞敏在多個場合要求海爾向互聯網企業學習。此舉引發了外界頗多爭議,有人認為海爾的戰略調整和轉型沒有基礎,對於一家製造業企業來說步子邁得太大。
  事實上,現在很多傳統企業在向互聯網方向轉型,但由於企業基因和基礎,很多企業是轉不過來的,尤其是傳統製造業轉型面臨很大的風險。
  郝亞洲認為,海爾之前的文化是強調執行力,讓你去做什麼就做什麼,不用懂,只要做好就可以。海爾大變革相當於讓一個人重新活一遍,一定要有時間有耐心,海爾搞這個“根部變革”才兩年。這個過程會淘汰一些人,如果不能適應自然會淘汰。人的改變是最難的,不像換個機器。
  11月26日,海爾阿裡電視亮相,這款4K屏幕電視完整地內置了阿裡家庭數字娛樂服務,有藍光專區,10G的電影,可以先緩存了再看,還可以語音搜索購物。截至11月28日這款充滿了互聯網基因的電視在海爾商城和天貓上已賣出11萬台。
  這些新產品的推出,無疑是在給海爾灌註新的生命力。
  大型企業永遠是被變革推著走,時代要變,浪先打到他們身上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看看海爾那些變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54okhz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